總站•浙江在線   浙江新聞   浙江網(wǎng)聞聯(lián)播   《浙江日報》   《麗水日報》   《處州晚報》     新聞熱線:0578-8061733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設為首頁 加入收藏 |
![]() |
站內搜索: | ||||
|
漫說松陽端午茶來源: 作者: 盧良根 編輯: 潘建英
在秀山麗水,,綠谷桃源,千年古縣松陽,,有一種廣為流行,,而且被邑人稱為“百病茶”、“萬能茶”的民間傳統(tǒng)保健飲料——端午茶,。這是先民們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憑其卓越的智慧創(chuàng)造和留存的珍貴本土“草藥擔”、“草(柴)根”文化遺產(chǎn),。 端午茶的起源 端午茶與端午節(jié)密不可分,,自從有了端午節(jié),隨之便有了端午茶,。至于端午節(jié)的由來,,民間有許多傳說。有說是春秋戰(zhàn)國時期為紀念愛國詩人屈原或助吳伐越名士伍子胥的,;有說是為紀念孝女曹娥的,;還有說是源于古代的祭祖節(jié)。盡管說法紛紜,、對象各異,,而節(jié)日所表達的本意、內容,、形式則大抵相似,。從端午節(jié)有關驅病避邪,上山采草藥,,飲午時茶,、端午茶等各種各樣保健內容看,端午節(jié)與遠古的祭祖節(jié)基本吻合,。據(jù)大量考古研究資料證實,,在我國新石器時期,有一個史稱百越族,、拜龍為圖騰,、自喻是龍的子孫的部族。百越族人,,為了永久祭祀他們的祖先,,并求助于龍的神威驅病消災、除滅邪惡,,于是創(chuàng)立了祭龍節(jié)日,即端午節(jié),�,!讹L土記》記載:“端者,,始也,正也,。五日午時為正中節(jié),,故作種種物避邪惡�,!币蛑趥鹘y(tǒng)的端午節(jié),,不僅有吃粽子、包薄餅,、賽龍舟的習俗,,而且還有如在門楣上插艾葉、菖蒲,,佩香囊,,懸掛鐘馗像,制飲雄黃酒,,取午時水,,飲午時茶、端午茶,,上山采集草藥等風俗,。據(jù)說艾葉、菖蒲可以避邪驅魔,,食菖蒲還可以長生,。漢武帝欲求長生之術,曾吃菖蒲兩年,。從主要意義上講,,古人創(chuàng)立的端午節(jié)是一個全民族自我保健,祛病防疫,,避邪消災,,追求安康的盛節(jié)。在這種歷史背景下,,利用端午節(jié)采集各種草藥,,并直呼其為端午茶,是一種反映農(nóng)業(yè)社會天人合一,,人與自然和諧的現(xiàn)象,。 松陽端午茶的普及 松陽端午茶的產(chǎn)生,也與當?shù)氐臍v史,、人文,、資源條件密切相關。從松陽出土的新石器文物看,,早在新石器時代,,松陽這塊得天獨厚的土地上就有人類活動了,。今天發(fā)現(xiàn)的雖然僅僅是他們留下的幾片黯然無色的石制工具,但它意味著松陽的農(nóng)耕文化早在六七千年前就已發(fā)端了,。先民們識別并利用野外百草進行防疫治病就是這原始農(nóng)耕文化中的一個主要組成部分,。在這一時期和選擇這一溫熱的時節(jié)采制端午茶,也就順理成章了,。再則,,松陽自古以來,得天時地利,,植被茂盛,,草藥資源豐富。古人對松陽卯山就有這樣的流傳說法:“卯山八面皆是寶,�,!边@里是唐代道教宗師葉法善的修煉之地,其山不高,,但有仙則靈,。同樣,這里山不在高,,有藥也則靈,。這只是反映了一個側面。而大量的草藥廣布在松陽全縣1400多平方公里上的山坡,、溪邊,、路旁及深山老林之中,為端午茶的制作提供了豐富的物質資源,。另外,,松陽人向來勤耕好學,在長期的實踐中,,學會了與不良環(huán)境和疾病抗爭的意志和本領,。今日凡上了年紀的人都可以知道,過去公用醫(yī)藥事業(yè)落后,,松陽則家家備有草藥,、端午茶,既作日常飲料,,也可防病治病,。松陽不僅男人懂草藥,大多女人也知曉,。原因松陽多為山區(qū),,過去交通條件差,男人日常在外勞作,小孩遇病請郎中不便,,搞不好延誤病情,。于是“媽媽們”通過長期積累,流傳了不少治小兒毛病的驗方良藥,,她們自然就成了采集草藥、制作端午茶的行家里手,。所有這些,,都為松陽端午茶的普及和發(fā)展奠定了基礎,起到了推動作用,。 松陽端午茶的配伍特點 松陽端午茶的形成,,有一個不斷探索、逐漸完善的過程,。從初期偏重于避邪驅魔走向防病養(yǎng)生,,從比較單調的草藥配方,走向多功能多藥物的系統(tǒng)配伍,,可謂薈百草之精華,。略加歸納,松陽端午茶功效廣泛,,要素多樣,,避邪解毒為其一,防治中暑為其二,,祛濕散風為其三,,清熱消炎為其四,解渴提神為其五,,祛積消食為其六,。可以說其功效涉及了日常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各種普通疾病,。按照這些功能與組成要素,,又根據(jù)家庭成員體質特性,采取針對性選藥,,組方上各有講究和特點,。有的人家性格是熱性的,那么在選用端午茶草藥配伍上,,自然要減少熱性草藥,,配成涼性或溫性的。不熱不寒的就配成中性的,,寒涼的就加上熱性的,。總之在大的前提下,各家各戶各有藥性特色,,按照自家需要進行調配,。用作松陽端午茶的草藥種類很多,少說也有上百種,,大家各取所需,,從中精心選擇,有的草藥有多種功能,,可以兼而用之,,使組方顯得精煉一些,一般有二三十種也算過得去了,。端午茶的配伍,,由石菖蒲、山蒼柴,、堅七柴,、山木通、食涼撐,、倒妞刺,、魚腥草、大發(fā)散,、金鎖匙,、鴨掌柴、黃生芩,、馬蓼曉,、樟樹葉、插田妞,、六月雪,、地茄兒、金珠蓮,、水桐子,、黃梔根、地風蓬,、牛舌草,、墻絡、陳骨皮,、鐵火叉,、野棉花、桂皮,、艾葉,、麥冬等中草藥配制而成,。但也有許多人喜歡面面俱到,配伍繁雜,,組方草藥多達六七十種,。這也是松陽端午茶,配方齊全,,獨具特色的一種體現(xiàn),。 松陽端午茶的采集和制作 松陽端午茶不僅被視為可治病的草藥,更是家庭日常不可缺少的保健飲料,,因此對其口感,、香味等就十分講究。在采集中,,人們都習慣地搭配一些既有藥用功能,又具有甘醇清香的草藥,,使配制出的端午茶更清香可口,。因為草藥是植物,季節(jié)性明顯,,因此很注重采集時間,。民間傳統(tǒng)采集時間都約定俗成在端午日午時止。傳說此日為天醫(yī)星臨空,,百草都是藥,,而且治病藥性特靈。每年此日,,農(nóng)家除充滿節(jié)日歡樂喜慶還顯得特忙,,只見滿山遍野呈現(xiàn)著人們歡快采集,祈求健康的生活場景�,,F(xiàn)在,,有的地方,認為農(nóng)歷五月初一至初五午時內都可采,,顯然在時間上就寬松多了,。盡管有端午日百草皆可入端午茶的說法,但對明顯有毒的,,如菜蟲藥,、黃鬧羊花、草烏,、白木香之類就絕不能用,,也有人有意加入個別含毒草藥,那是非常精通草藥的郎中,,為極其慎重的精妙配方,,非一般人可以仿效,。另外,人們還很重視端午茶的綠色,、安全,,提倡到遠離村邊、田畈的山上采集,。那里富有天地靈氣,,污染少,使之成為真正的天然保健飲料,,體現(xiàn)端午茶的自然本性和制作初衷,。 端午茶的制作從草藥清洗開始。對采集的草藥先進行分類凈洗,,其中還頗有些神秘色彩,,規(guī)定要利用端午正午時潔凈的山坑水或飲用水,因為千百年來,,百姓一直把午時水當作“神水”看待,。傳說以午時水洗過的草藥制成端午茶,對防治百病更具神效,。過去還有人用午時水加入少量雄黃和白酒,,噴灑洗凈的草藥,以避邪晦,、驅毒氣,。這對于現(xiàn)代人來說,簡直不可置信,。但這種古老的遺風,,卻讓人倍感接近天地自然,更嘆服中華醫(yī)藥古文化的博大精深,。入茶的草藥洗凈處理后,,傳統(tǒng)的加工就比較簡單了,只要將草藥稍晾干,,用柴刀剁成1~2厘米長的小段,,在鍋里略經(jīng)炒制,再曬干或者切后直接曬干就成為地道的傳統(tǒng)松陽端午茶�,,F(xiàn)在,,隨著綠色消費的日益興起,端午茶已不再是松陽普通百姓的家常飲料,,開始從傳統(tǒng)消費方式走出來,,轉化成一種地方特色的商品,匯入雅俗共賞的市場,,成為地方經(jīng)濟產(chǎn)物的一個新品種,。隨之像天草端午茶廠,、綠色食品廠之類等專業(yè)化端午茶精加工企業(yè)相繼出現(xiàn)。它們利用現(xiàn)代先進的技術工藝,,通過清洗→粗粉碎→干燥→細粉碎→調配成品包裝,,精制成既能保持傳統(tǒng)風味,又能充分發(fā)揮有效成分,,攜帶便捷的袋泡端午茶,。當然工廠化生產(chǎn)的端午茶,也有保持原先粗樸風格制作的,,可按各自愛好選用,。 松陽端午茶的飲用 要說傳統(tǒng)端午茶泡飲盛器,不外乎茶罐,、茶甑,、飲茶筒、瓷茶罐,、大瓷碗等古老器具,,這與那半是養(yǎng)生半是風雅的品茗相比,雖然缺乏外在表現(xiàn),,但就憑這種率真、質樸,、自然,,甚至有點粗獷,倒別有一番歸真返樸的情趣,。尤其是炎熱夏天,,農(nóng)民到田間、山上勞動,,順便提上一竹筒端午涼茶,,當勞累口渴時,坐在樹蔭底下,,端起茶筒痛飲一陣,,在沁人心脾之時,借助山邊吹來的習習涼風,,使得熱汗與勞累頓失,,把天地人物完完全全地融合在一起。近年來,,采自山野的松陽端午茶以其特有的吸引力,,已走進酒店、茶館,、都市專賣貨架,,登上了大雅之堂,,被高層消費者所青睞。 松陽端午茶,,以其質樸和實用,,從古代神話般的端午節(jié)中走來,伴隨著千年歷史,,至今仍然是護佑松陽這方水土上百姓身體健康的“神茶”,。我們在欽佩古人善于在自然中求生存的杰出智慧時,相信在人們回歸自然,、綠色保健意識明顯增強的今天,,即便在現(xiàn)代醫(yī)藥技術日臻完善的情況下,松陽端午茶仍有它獨特的魅力,,隨著不受地域限制的市場浪潮,,它將會廣泛、永久地流傳,。
相關文章 |
網(wǎng)站簡介 | 版權聲明 | 廣告刊登 | 聯(lián)系我們 | 法律顧問 中共松陽縣委宣傳部主管 中國松陽新聞網(wǎng)版權所有 保留所有權利 浙江在線加盟單位 批準文號:浙新辦[2010]22號 浙ICP備10209249號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