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站·浙江在線 浙江網(wǎng)聞聯(lián)播 《浙江日報》 《麗水日報》 《處州晚報》 ;新聞熱線:0578-8061733 8062468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
![]() |
|
入黨的日子 來源: 松陽新聞網(wǎng) 作者: 徐豐英 編輯: 吳勝 2013-07-09 我的父親是名老黨員,,在記憶中,,他常常幫隔壁的李奶奶擔水、承包村里的碾米房時碰到家庭困難的干脆“白碾”,、干旱時節(jié)也從不和村里人“爭水”……為此,,母親免不了和父親爭吵,老是用“好黨員”來“譏諷”父親,。每每此時,,父親便笑著調(diào)侃母親,“你當初不就看上我是黨員,,思想先進嘛,。”我曾偷偷的問過母親,是不是因為這個看上父親的,,母親笑著說被“共產(chǎn)黨”欺騙了,,可我分明感到母親說這話時發(fā)自內(nèi)心的自豪,,要不然她也不會把門口那塊“黨員五好之家”的牌子擦拭的那么干凈。 上大學臨走前一晚,,父親找我談話,,希望我能在大學期間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那晚,,父親第一次告訴我奶奶的故事,。奶奶是江西九江人,有一年村里發(fā)瘟疫,,一個星期內(nèi),,奶奶的丈夫和七個子女相繼離世,奶奶的眼淚哭干了,,簡單的埋好親人后便躺在床上等死,。就在奶奶絕望的時候,村里來了醫(yī)生,,疫情控制住了,。為了感謝醫(yī)生的救命之恩,村民們把全部的家當拿出來了,�,?舍t(yī)生們一一謝絕了,就說了句:“我們是共產(chǎn)黨員,,這是我們應該做的,。”自那時起,奶奶逢人便說沒有共產(chǎn)黨,,就沒有她,,也就沒有我的父親和姑姑。 帶著父親的囑托,,大一時我便向所在學院黨支部遞交了入黨申請書,,并在隨后加入了黨支部組織的理論小組學習班。在班外,,我經(jīng)常瀏覽《人民日報》,、《南方周末》、《黨建》等報刊雜志,;在班內(nèi),,我踴躍發(fā)言,得到了組長的青睞,,并推薦我參加學習結(jié)業(yè)演講,。 演講時,我講到了我的父親,,我的奶奶,,我們一家對黨的感恩之情,。我仿佛回到了奶奶的那個年代,我深切感受到了奶奶痛失親人后的肝腸寸斷,,絕處逢生時的悲喜交加,;我也深深體會到了父親孝義背后沉甸甸的責任,一瞬間,,我的眼淚奪眶而出,,甚至曾一度中斷了演講,沒想到卻贏得了雷鳴般的掌聲,。那一刻,,我的心靈受到洗禮,我對黨的感情得到了升華,。 大二時,,我與班上的其他兩名同學成為我們班第一批預備黨員。 我知道自己能爭取到這個名額是極其不容易的,,也知道自己離一名真正黨員標準還差得很遠,。之后,我刻苦學習,,開始拿一、二等獎學金,;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各項活動,,在征文、演講,、辯論等方面都有所表現(xiàn),;我還利用業(yè)余時間為社區(qū)“殘疾之家”兒童免費輔導作業(yè)……一切的一切,都得到了大家的認可,。每次學習討論時,,輔導員都稱贊我有進步,希望我繼續(xù)保持下去,。 大三時,,在大家的一致通過下,我如期轉(zhuǎn)正了,。至今還清晰地記得輔導員在我轉(zhuǎn)正時說的那句話:“希望你在今后的學習和工作中一如既往的用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不要辜負我對你的信任和期待。”那晚,,我撥通了家里的電話,,向父親報告了這個喜訊。母親后來和我說,,父親很是高興,,不斷地向弟弟念叨此事,,希望弟弟將來也能成為一名光榮的共產(chǎn)黨員。 時光流逝,,申請入黨的日子已過去10個年頭,。而今,每次回家,,父親都會囑咐我在單位要多干活,,少計較,要懷著對黨的感恩之心,,踏踏實實干事,,本本分分做人。去年參加大學離校“五年之癢”聚會,,輔導員還叮囑我要始終保持對黨的一腔熱血,,好好工作,努力生活,。 在黨的生日來臨之際,,我想對奶奶,父親,,輔導員大聲說:“我是一名共產(chǎn)黨員,,我自豪!”
相關新聞 |
網(wǎng)站簡介 | 版權聲明 | 廣告刊登 | 聯(lián)系我們 | 法律顧問 中共松陽縣委宣傳部主管 中國松陽新聞網(wǎng)版權所有 保留所有權利 浙江在線加盟單位 批準文號:浙新辦[2010]22號 浙ICP備10209249號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