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站·浙江在線 浙江網(wǎng)聞聯(lián)播 《浙江日報》 《麗水日報》 《處州晚報》 ;新聞熱線:0578-8061733 8062468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
![]() |
|
一介書生的忠勇壯舉 來源: 松陽新聞網(wǎng) 作者: 楊衛(wèi)中 孫志華 葉高興 編輯: 吳勝 2015-09-08 一介書生的忠勇壯舉 ——追憶抗日英烈程紹芬先生 松陽新聞網(wǎng)訊他,一介書生,,生死之間,毅然選擇了民族氣節(jié)和民族大義而舍生取義,。 ![]() 他,,抗日英烈,曾被民國政府編入抗戰(zhàn)特殊忠勇軍民錄,�,?箲�(zhàn)勝利70周年前夕,經(jīng)黨中央,、國務院批準,,列入著名抗日英烈名錄。 一個生活在山區(qū)小縣的普普通通的教員,,在兩個世紀里連獲政府的褒獎,,實屬罕見。 打開塵封的歷史,,走進他的故事,,這位名叫程紹芬的松陽鄉(xiāng)村教師,形象逐漸高大,,“位卑未敢忘憂國”的憂國憂民愛國情懷愈發(fā)鮮明,。 早年,程紹芬家境殷實,,父親是位國學生,,務農(nóng)經(jīng)商為業(yè),為人正直,、謙和勤奮,,樂于慈善,并以“內(nèi)方外圓,、苦難育人”為家訓,。在這淳厚嚴謹?shù)募绎L熏陶下,程紹芬幼年入讀私熟,,接受儒家忠孝節(jié)義,、報國愛民的思想教育,。1921年他從浙江省立第十一師范學校畢業(yè)后,先后在靖居包小學,、成淑女子小學和松陽中學等任教員,,1931年5月任毓秀小學校長,1932年10月以后曾先后任縣教育局教育課長,、縣教育巡回指導員,、縣府督學、縣民眾教育館館長和縣救濟院院長等職,。1935年,,為了解決松陽縣城南門片學童的入學困難,程紹芬應邀籌辦壽年小學,,并被聘為校長,。為讓更多農(nóng)民子弟接受教育,擺脫愚昧,,培養(yǎng)開放文明意識,,欣然辭去縣民眾教育館館長這一政府職位,全身心投于辦學,。短短幾年時間,,學校發(fā)展到5個班級,學校學風純正,、教學嚴謹,,為松陽教育界及學生家長稱頌。他的熱心教育,、品學兼優(yōu)的品質(zhì),,松陽清末最后一位進士高煥然贊賞其“高材生”、“為人率真”,。 正值程紹芬事業(yè)蒸蒸日上之時,,日寇鐵蹄踏入東三省,“9·18”事變發(fā)生后,,身處浙西南一隅的程紹芬坐臥不安,,其妻問他有什么不如意?他說,,什么都如意就是國家不如意,,日本鬼侵占東北了。一股憂國憂民的民族責任感在程紹芬心中萌發(fā),。每逢集市,,他都組織同仁、學生上街宣傳,,揭露日寇陰謀,,喚起民眾愛國之心。“七七”事變后,,抗日戰(zhàn)爭全面爆發(fā),,程紹芬更是經(jīng)常性組織學生上街以教唱抗日歌曲、演出,、游行,、分發(fā)傳單等形式,宣傳抗日,、聲討日寇罪行,,為抗戰(zhàn)吶喊,激發(fā)民眾,、學生的愛國之情,,弘揚報國之志。 1942年8月2日,,日寇從龍游,、麗水兩個方向進犯松陽。松陽淪陷,,這個地處浙西南山區(qū)的“世外桃源”一夜間失去了往日的安寧,,百姓紛紛向鄉(xiāng)下和山里逃難。8月3日,,作為壽年小學校長的程紹芬安排疏散好學校教職員工和學生后,,才匆匆忙忙攜帶了部分教學資料及教學器材和家人離開縣城前往鄉(xiāng)下親戚家避難。安頓好家人,,他放心不下自己創(chuàng)辦多年的學校,,擔心的是學校在日寇鐵蹄下的命運,當即決定返城回校,,此時的松陽縣城已是“死亡之城”,,飛機在轟炸,槍聲不斷,,面對毫無人性的日寇,,回城就意味著九死一生,或許他這一去就永遠也回不來了,。親人親戚極力勸阻,,其妻哭著不讓他回校,他卻把學�,?吹帽让�,,說,我放心不下學校,,學校財物能搶回一點是一點,,保住一點是一點,。當晚夜深人靜時,他孤身一人潛回學校,,收集有用的教學器材和資料,。8月4日,他帶著教學材料返回鄉(xiāng)下途中,,遭遇下鄉(xiāng)掠奪回城的日寇,。日寇持槍強迫他挑運掠奪來的物品,程紹芬堅決不從,,日寇就用槍托敲打,、皮靴踢。他不甘受辱,,痛罵日寇:“我堂堂中國人,,豈能做倭寇之奴”、“滾出中國,,中國是中國人的”,,罵聲之后又遭一陣毒打。一介書生怎堪如此毒打,!邊上有位鄉(xiāng)親悄悄相勸,,讓他忍忍,不然會沒命的,,程紹芬大聲說:“生死由命,,不過一死”。日寇萬萬沒想到一個文弱書生竟如此強硬,,惱羞成怒,,當即削掉程紹芬的耳朵讓其服從,未料,,程紹芬并未被淫威所屈服,,反而更加痛罵不休,殘暴的日寇將刺刀扎進程紹芬的口中剜其舌,,程紹芬疼痛的栽倒在麥地,,滿地亂滾,但雙目仍怒視日寇,,嘴里發(fā)出含糊不清的怒吼聲,,滅絕人性的日寇又用刺刀割斷其喉嚨,一個活生生的生命就這樣被日寇殘忍殺害,。當程紹芬親屬聽到噩耗,,趕到殉難現(xiàn)場,可見尸體周邊一片凌亂的麥地和倒伏的麥稈上沾滿了鮮血,臉面腫脹變形,、全身血跡斑斑,,清洗頭部和頸部,發(fā)現(xiàn)被刺刀刺的刀痕十余處,,慘不忍睹,。在強暴面前不甘屈辱、彰顯民族氣節(jié),,程紹芬舍生取義,,獻出了45歲的年輕生命,。 日寇潰退后,,程紹芬的事跡在松陽廣為傳頌,無不為一介書生大義凜然,,取義成仁之壯舉所動容,。鑒于程紹芬在民族浩劫的危難時刻仍心系教育、在日寇面前不屈不撓,,不愧為公而忘私,、舍生取義的楷模。當時的松陽縣政府以其臨難不屈,,忠烈可尚,,給予撫恤和褒揚,并逐級上報,,經(jīng)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核準,,其忠勇事跡編入抗戰(zhàn)特殊忠勇軍民錄,要求教育部將其事跡刊登各類教育書刊,,以志褒揚,。1944年3月17日,浙江省國民政府機關報《東南日報》刊登了程紹芬堅守民族大義,、不畏強暴,、取義成仁的忠勇事跡。 歲月流逝,,73年前日寇侵占松陽已成為歷史,,然而,英烈的愛國愛鄉(xiāng)愛民的品質(zhì)和臨難不茍,、威武不屈的民族大義及民族氣節(jié),,將永垂史冊、發(fā)揚光大,,教育后人,。正如9月3日,程紹芬的子孫及宗親舉行程紹芬公追思會那樣,其目的除了緬懷先輩的壯烈事跡和精神外,,更重要的是希望子孫后代繼承先輩的精神和品質(zhì),,愛國愛鄉(xiāng),奮發(fā)努力,。 ![]() 原文: 松陽壽年小學校長程紹芬臨難不屈 浙省府呈準中樞褒揚忠勇事跡將永垂史冊 ![]()
(省訊)松陽縣壽年小學校長程紹芬,,于民國十年畢業(yè)于省立第十一師范學校,服務教育二十余年,,忠勛素著,。三十一年間,敵寇竄擾浙東,,松陽陷落,。不得已攜帶重要校具倉卒走避。不意遭遇敵兵,,迫為苦役,,雖痛遭畢楚,始終痛罵嚴拒,,卒致遇害,。削耳剜舌割喉,慘不忍聞,。松陽縣政府以該程故校長臨難不屈,,忠烈可尚,經(jīng)即給發(fā)恤金,,并呈報教育廳請于褒揚�,,F(xiàn)教育廳已呈奉省政府令,照學校職員養(yǎng)老金及恤金條例辦理撫恤,。并奉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核準,,忠勇事跡編入抗戰(zhàn)特殊忠勇軍民錄,函教育部刊登各種教育書刊,,以志褒揚,,并令飭縣將事跡編入松陽縣志,用資楷模云,。(國民社)
相關新聞 |
網(wǎng)站簡介 | 版權聲明 | 廣告刊登 | 聯(lián)系我們 | 法律顧問 中共松陽縣委宣傳部主管 中國松陽新聞網(wǎng)版權所有 保留所有權利 浙江在線加盟單位 批準文號:浙新辦[2010]22號 浙ICP備10209249號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