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站·浙江在線 浙江網聞聯(lián)播 《浙江日報》 《麗水日報》 《處州晚報》 ;新聞熱線:0578-8061733 8062468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
![]() |
|
山旮旯里的“好當家” 來源: 松陽新聞網 作者: 夏潔敏 編輯: 葉竹芳 2016-08-04 山旮旯里的“好當家” ——記我縣“民情地圖”促服務“十佳農村好支書”周有成 松陽新聞網訊 日前,,在全縣“支書三曬”比賽現(xiàn)場,,安民鄉(xiāng)李坑村黨支部書記周有成關于該村民宿發(fā)展的脫稿演講贏得了陣陣掌聲。 說起周有成,,他可是李坑附近十里八鄉(xiāng)家喻戶曉的人物,,這倒不僅是因為他在李坑村當了近三十年黨支部書記的緣故,更重要的是,,在這些年頭里,,他用實實在在的行動帶領著李坑村民從貧窮走上了富裕,。 李坑村距離縣城50多公里,四面環(huán)山,。時光倒流到二十多年前,,當時李坑是公認的貧困村,村民多以山上的木頭為營生,,靠天吃飯,,生活過得實屬不易。周有成看在眼里愁在心里,。 1987年,,周有成擔任李坑村黨支部書記,成了這個位于山旮旯里的村莊的“當家人”,。面對一窮二白的底子,,周有成是絞盡腦汁地想出路,正在他一籌莫展的時候,,從上海遠道而來的兩個觀光客讓他眼前一亮,。“已經記不得,那兩個客人叫什么,,但那場景至今記憶深刻,,當時看到他們,好像看到了李坑可以走的路子,。”周有成回憶:“原來,,我們村并不是什么都沒有,箬寮原始林或許就是家門口的金山,。” 在周有成的四處張羅下,,李坑村最早一批農家樂落地建成。此時的農家樂,,建立在村民原生態(tài)的生活上,,大多是在自家生活的廚房接待客人,并沒有統(tǒng)一規(guī)劃,。 2000年,,箬寮原始林景區(qū)成為浙江省生態(tài)旅游示范區(qū)、林業(yè)觀光園區(qū),,并被評為浙江最美森林和麗水市十佳養(yǎng)生避暑休閑戲水目的地之一,。這可把周有成給樂壞了。在之后的幾年里,,周有成和村兩委干部帶領大家繼續(xù)壯大農家樂隊伍,,村民們的腰包也漸漸鼓起來。 李坑村的發(fā)展從茫然無路到越走越寬闊的農家樂之路已然是很大的進步,,但此時的周有成并沒有放松下來,。 “那時外地游客數(shù)量逐漸增多,,但回頭客少,現(xiàn)在想想當年周書記的考慮是很有必要的,。”該村第一批農家樂業(yè)主之一周芳娣回憶說:“當年,,盡管能提供游客吃喝,但并沒有住宿,,客人們清晨來日落歸,,不盡興也不方便。另外,,當時村里環(huán)境衛(wèi)生不比城里,家畜糞便氣味都讓人不舒適,。” 正當周有成思考怎么改善村里薄弱的基礎設施和村民的不良衛(wèi)生習慣時,,縣里開展的“三改一拆”、“五水共治”以及“六邊三化三美”等專項工作恰好為李坑村提供了一場“及時雨”,。周有成和村兩委干部帶領村民風風火火地開始了為村莊環(huán)境的“大診治”,。很快,村民門前的雜院不見了,,路邊亂搭亂建被鏟平了,,取而代之的是小花園、停車場,、接待中心,、瓜果長廊、游步道……為了進一步鞏固成果,,周有成和村兩委干部一起將全村的公共區(qū)域都作了劃分,,逐一分配給村里的黨員,實行責任包干到個人,。 2015年,,沐浴著民宿發(fā)展的春風,周有成帶頭在村里進行了民宿改造嘗試,,給村民做示范,。目前,李坑村開張營業(yè)的民宿有10多家,,可容納近200人入住,。 “這么多年來,一步步摸索,,一項項落實,,換來的是越來越美的李坑,越來越好的李坑生活,。下一步,,我們村計劃著將民宿結合本村的文化往精品方向發(fā)展,,不但要讓游客有地方住,還要住得好,,留住心,。”周有成說。
相關新聞 |
網站簡介 | 版權聲明 | 廣告刊登 | 聯(lián)系我們 | 法律顧問 中共松陽縣委宣傳部主管 中國松陽新聞網版權所有 保留所有權利 浙江在線加盟單位 批準文號:浙新辦[2010]22號 浙ICP備10209249號 |
![]() |